2019年2月25日,中法科技合作聯委會第14屆會議在北京召開,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與法國高等教育、研究與創新部部長弗雷德里克·維達爾共同主持會議。在會議期間,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吳孔明和法國農業科學研究院國際事務局局長賽格倫 哈莉·黛絲·方丹(Segolen Halley-des fontaines)女士共同為“中-法植物保護國際聯合實驗室”揭牌,王志剛部長和弗雷德里克·維達爾部長共同見證揭牌儀式。
據悉在中法科技合作聯委會第14屆會議上,中法雙方回顧總結了中法科技創新合作的歷史與現狀,就兩國科技創新戰略與政策進行了深入交流,并共同擬定七大優先合作領域。這既是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也是延續并進一步深化中法兩國間強勁的科技合作。雙方一致同意,將在聯合實驗室、聯合資助機制、人員交流、舉辦主題研討會、開展創新創業合作等方面加強頂層設計,并著重在衛生健康、農業、人工智能、先進材料、空間、環境、粒子物理7個優先領域拓展合作。
近年來中法雙方的合作愈加緊密,涵蓋多個學科方向。雙方領域頂尖專家在中法外來入侵生物的入侵機制及其預防與控制技術、重要經濟作物害蟲的化學感受機制、世界性農業害蟲糧食作物害蟲進化及防控、果樹病毒的鑒定與檢測、 Bt 芽孢桿菌的遺傳和致病機理研究、植物線蟲病害的成災機理和綜合防治等領域開展了深入合作,建立良好合作關系。2018年11月5日,農業農村部屈冬玉副部長在訪問法國農業科學研究院(INRA,以下簡稱法國農科院)總部期間,和法國農科院院長菲利普·莫甘共同為“中國農科院-法國農科院植物保護國際聯合實驗室”揭牌,我所周雪平所長、國合處陳巨蓮處長參加了揭牌儀式。
此次雙方部長為聯合實驗室在北京揭牌,標志著中法植物保護的科技合作邁上一個新臺階。該聯合實驗室的正式運行,將建立持續合作平臺與交流機制,極大地促進相關領域交流合作,對提高我國的農作物產量和農產品質量,保證我國的糧食安全,提升我國農業科技的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